
航運業是否復甦
標籤:
航運業是否復甦
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,航運業步入漫長的寒冬,業內企業紛紛進入高負債運營的艱難處境,航運巨頭韓進海運的破產、德國瑞克麥斯集團的倒閉凸顯了全球航運業的危機叢生。
近10年了,如今的航運業是否還是哀鴻遍野? 據有關方面統計,2017年全球海運量達116.8億噸,同比增長5.0%,供給增長達3.1%,需求增速比供給高1.9個百分點。在船舶閒置率方面,目前的船舶閒置率為2.0%,接近歷史最低水平,意味着行業供需匹配程度比較高。
機構預計,2018年預計海運需求將增長3.2%,供給將增長3.1%,供需差距縮小,產能過剩情況有所緩解。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尤其繁榮的是運輸鐵礦石和煤炭等的散裝船。作為運費指標的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(BDI)2017年平均達到1145,自2016年起約上升70%,達到4年來的最高水平。
需求回暖為航企賺錢鋪路
2017年集運市場的最大亮點無疑是“賺錢了”。根據前20大班輪公司發佈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,八成以上的企業實現盈利,與2016年的普遍虧損形成了鮮明對比。德路里最新報告:2017年集運業盈利60億美元,2016年全行業則虧損50億美元。
運力過剩導致航運業在持續至今的金融危機中低迷了10年
而今,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正逐漸恢復,根據業界人士觀察和研究,航運業歷史隱約存在10年的週期。 10年週期的臨界,讓航運業界重新燃起了東山再起的慾望,紛紛打破購買沉默。BDI指數的持續上漲刺激了新船市場的活躍度
謹慎樂觀航運復甦
進入2018年,中國沿海綜合運價指數不斷下降,2月14日中國沿海綜合運價指數報收1037.23點,較2017年底下降433.63點,下降29.48%。BDI指數波盪起伏,振幅較大,2月22日報1167點,較上年最高1743點下降576點。此外,據BIMCO預計,2018年集運業的需求將低於2017年。